首页正文

劳动合同中辞退员工的合法程序是什么

作者:杨政然 人气:

一、劳动合同中辞退员工的合法程序是什么

在劳动合同中,辞退员工的合法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辞退理由:辞退员工必须有合法、合理的理由,例如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

2. 收集证据:如果辞退理由是员工的违规行为或工作表现不佳,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如违规的记录、工作考核结果等,以证明辞退的合理性。

3. 提前通知:

- 对于无过错性辞退(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对于因劳动者过错而辞退(如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4. 进行内部审批:辞退员工的决定通常需要经过公司内部的一定审批流程,如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高层领导等的审批。

5. 出具书面通知:向被辞退员工出具书面的辞退通知,说明辞退的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员工享有的权利,如申请劳动仲裁等。

6. 办理离职手续:安排员工办理工作交接、归还公司财物、结算工资、经济补偿(如有)等离职手续。

7. 保存相关文件:妥善保存与辞退员工相关的所有文件和记录,以备可能的劳动纠纷。

需要注意的是,辞退员工的程序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劳动合同法中辞退员工的最新规定

以下是《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辞退员工的一些重要规定:

1. 用人单位合法辞退员工的情形:

-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 用人单位提前通知辞退员工的情形(需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3. 经济性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

-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4. 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员工的情形:

-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5. 经济补偿:

-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辞退规定和法律适用可能会因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处理劳动关系解除时,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遵循法律法规,如有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

三、劳动合同法辞退规定怎样结算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工资结算方式如下:

1. 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的天数,结算员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

2. 加班工资:如果员工存在加班的情况,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3. 未休年休假工资:如果员工有应休未休的年休假,用人单位应按照该员工日工资收入的 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4.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合法辞退员工(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5. 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如辞退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等),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结算工资的时间,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四、劳动合同法辞退赔偿金如何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辞退赔偿金的计算方式主要取决于辞退的原因和劳动者的工作年限。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例如,某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了 3 年,月平均工资为 6000 元,单位违法辞退该劳动者,则赔偿金为 6000×3×2 = 36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