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墨尧 人气:30
工作中功能性技能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特定任务能力:指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所必需的专门技能,比如操作特定设备、使用特定软件、掌握特定工艺等。
2. 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实际动手去执行工作流程、完成工作环节,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产出。
3. 解决问题能力:运用相关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4. 专业应用能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在工作场景中可实际运用的技能,以实现工作目标。
5. 适应变化能力:随着工作环境、任务要求等的变化,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能来适应新情况,保持工作的有效性。
6. 高效执行能力:凭借这些技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以员工需要发挥的功能和应完成的任务为核心。
这种方法注重对工作本身的功能、任务和职责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的优点主要包括:
优点:1. 全面系统:能够对工作进行全面的剖析和描述,涵盖各项任务、职责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各种要素。
2. 标准化:提供了一套相对标准和规范的分析流程与框架,有助于提高分析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深入细节:可以深入挖掘工作的具体细节,包括所需的技能、知识、能力等,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方面提供准确信息。
4. 适应多种工作:适用于不同类型和复杂程度的工作分析,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缺点:1. 复杂耗时:分析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影响效率。
2. 专业性要求高:对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否则可能导致分析不准确或不完整。
3. 不易理解:其结果可能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员来说相对难以理解和应用。
4. 缺乏灵活性:在面对一些新兴的、快速变化的工作时,可能灵活性不足,难以迅速适应和调整。
5. 成本较高:由于过程的复杂性和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实施成本相对较高。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全面性:对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任务、职责、工作条件等,涵盖较为全面。
2. 以工作为中心:强调工作本身的功能和要求,而非任职者的个人特征。
3. 标准化:遵循一定的标准流程和框架进行分析,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和规范性。
4. 详细具体:深入剖析工作的具体细节和要素,提供详细的工作描述和要求。
5. 强调功能关系:注重工作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和相互作用。
6. 客观准确: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影响,追求对工作客观、准确的刻画。
7. 可量化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工作的要求和特征进行量化表达,便于评估和比较。
8. 为多种应用服务:分析结果可应用于工作设计、岗位评估、人员选拔、培训开发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