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则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是什么

作者:郭珺珩 人气:35

一、则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其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是什么

在古代哲学中,“则”有多种含义和用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理解:

含义:

1. 法则、准则:表示普遍的规律、规范或标准。

2. 规则、规定:强调某种既定的行为或判断的依据。

对现代思想的影响:

1. 提供了对秩序和规范的思考基础:古代哲学中关于“则”的理念有助于现代社会思考如何构建合理的规则、制度和道德准则,以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

2. 启发对规律的探索:促使人们重视对自然、社会等各种领域规律的研究和遵循,推动科学和理性思维的发展。

3. 道德指引:其蕴含的准则观念对现代道德哲学和伦理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启示,影响着人们对正确行为和价值判断的理解。

具体的影响是复杂且多元的,会因不同的哲学流派和解读而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具体的古代哲学体系和现代思想的发展脉络来深入探讨。

二、则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

“则”在古汉语中有多种用法和意义,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表示承接关系:

1. 就、便,如“故木受绳则直”。

2. 那么、就,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表示转折关系:却,如“欲速则不达”。

表示假设关系:假如,如果,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表示并列关系:

1. 就,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 以及,如“则桃李冬实”。

表示“是”“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表示法则、准则:如“以身作则”。

表示量词,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

这只是一些主要的用法,具体含义和用法还需根据语境来准确理解。

三、则在古汉语词典中的意思

以下是“则”在古汉语中常见的一些意思:

1.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如“闻过则喜”。

2.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如“欲速则不达”。

3. 表示“是”“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 表示“法则”“准则”。

5. 表示“榜样”。

6. 常与“若”“苟”等连用,构成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

7. 量词,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四、则在古文中的意思及举例

“则”在古文中有以下常见意思及举例:

1.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5. 表示“那么”“就”的意思,用于推理或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 表示“法则”“准则”。如:“以身作则”。